河南唐河:办好农家书屋 推进移风易俗
浏览:532 发表时间:2025-08-04 08:17
“我平时爱看一些历史故事,村里唱大戏时一看就是一天,可戏班也不是天天都在。今年村里的农家书屋补充了一批图书,里面正好有我爱看的书。书屋里还有空调和茶水,坐在这儿看书,简直是一种享受。”王东升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源潭镇齐湖村农家书屋的常客,每天忙完农活儿后就会到书屋“打卡”。
作为基层群众获取知识、丰富生活的重要文化宣传阵地,农家书屋在推动移风易俗、培育文明乡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今年以来,源潭镇积极督促各村加强对农村书屋的管理利用,切实营造“管长久、长久管”的读书环境。同时,对每村图书进行存量补充,新增农业种植养殖技术、党史人文、健康养生、历史文化和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漫画、名人名著、科普科创等十余类书籍,极大丰富了图书种类。
“小小一间农家书屋,不仅能提高乡亲们的文化水平,而且对改换农村精神面貌也有重要作用。如今,邻里矛盾少了,和谐友爱多了。”谈及农家书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,源潭镇齐湖村党支部书记刘德军连称想不到。
在唐河县,这样的变化并非个例,从固定阵地到流动站点的精准触达,从单一阅读到多元活动,唐河县的农家书屋成为点亮乡村文明,赋能乡村发展的星星之火。
“儿子和儿媳都在外地工作,自从农家书屋建成后,我就经常带孙女来阅读,从小引导她养成读书习惯。”家住祁仪镇前棚村的杨国志说,自己虽然年迈,但仍保持日常读书的习惯,“一直以来我都喜欢读书看报,我觉得身体虽然老去,但阅读能让心态保持年轻。”祁仪镇前棚村农家书屋建设面积20余平方米,藏书500余册。如今,在前棚村,“没事去书屋”已成为习惯,大家在这里学文化、长技能、强本领。书屋不仅成为村民开拓视野的窗口,更成为前棚村的“文化灯塔”、促进乡风文明的“加油站”。
借助农村文化阵地的不断建设和完善,唐河县的农家书屋已从单一的“借书点”升级为集理论学习、技术培训、文化活动于一体的“综合充电站”。下一步,唐河县将继续深化农家书屋建设,在整合资源、创新模式、提升效能上下功夫,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文明传承的“主阵地”、助力发展的“加速器”、服务群众的“暖心屋”,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活力。(来源:光明日报丁艳、王哲,编辑:蔡野,审核:李东占)